2012课题组年终总结会记录  
 

      庄老师:【回顾与展望】
       1. 2012年大事记:
       a) 肖丽获得NSFC青年基金。
       b) 2012年共发表10篇论文,文章引用250次。
       c) 担任NSFC物理化学评审组专家、《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d) 潘婧、胡清平上半年博士毕业,陈雪皎下半年博士毕业,车昭毅硕士毕业。
       e) 潘婧、雪皎的博士学位论文非常丰满,工作量很大,都获得优秀!
       f) 肖丽获得湖北省优秀毕业论文。
       g) 新增燃料电池测试仪、红外光谱仪、全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
       2. 工作进展:
       a) APE介观模拟以及复合膜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单层Pt催化剂、电化学透射红外光谱方法等研究取得进展;APEFC单电池性能,α-Fe2O3光阳极取得进展。
       b) cc的艺术天分得到发挥,文章被Acc. Chem. Res.选为封面故事。
       c) 肖丽的Energy Environ. Sci.论文,碱性膜做水电解器,并被选为hot paper。
       d) 黄冰文章发表在Chem. Sci.上,并被选为hot paper。
       e) 雪皎文章年底接受发表在Electrochem. Commun.上,文章投出7天后即被接受发表。这是我们实验室第一篇光电催化的文章。
       3. 2012年年度奖:
       a) 最佳论文奖:肖丽、黄冰。
       b) 研究突破奖:彭伟、陈晨。
       c) 仪器研制奖:刘子龙。
       d) 仪器管理奖:王功伟。
       e) 进步奖:谭力盛,韩娟娟。
       f) 管理奖:潘婧。
       4. 去年的几点期望:
       a) 带着科学问题工作(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b) 思人所畏思,为人所难为(勇于向科学难题发起挑战)。
       c) 志存高远(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今年的期望是:
       a) 不断学习(如何切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b) 要加强写作(心中有读者,研读老师的修改和范文)。
       c) 享受科研(吃鲍鱼vs. 吃中药),要享受做科研才会有内在的创造力。
       陆老师:我的很多观点和庄老师很相似。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北京大学的蔡生民教授80寿辰拍的。蔡先生对电化学热心不减,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学科。做研究要enjoy,热爱自己的研究才会有创造性的东西出来。


电催化组:
       1. 肖丽:
       我给我们电催化小组一年的工作做一个小结,也把我个人的2012年小结一下。我们电催化小组2012年共有6个研究生,加我一个博士后,主要承担一个NSFC的重点项目和一个973课题。我想先欢迎一下2012年新加入我们小组的四位本科生,希望你们在电化学研究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喜欢我们课题组。
       刚刚庄老师把我们过去一年已经成文的工作总结了一下,我这里就不赘述了。我想回顾一下去年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因为大家这一年给了我很多惊喜跟灵感。
       先说我自己。按照庄老师布置的任务,我去年一年围绕着Li-Air电池的基础科学问题展开研究,在研究的不同阶段得到了雷老师课题组来交流的小白,以及本科生李雨农、刘艳芳的协助,虽然他们今天没来,我还是向他们表示感谢。去年年终总结时我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个是工作有效率,一个是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我想这两个目标我基本还是达到了预期。所以今年我想给自己提个新目标,那就是让自己更有执行力。我往往想得多,下手慢,这点希望自己能有改进。
       接下来我想谈谈黄冰。他在2012年正式成为我们小组的"边缘人物",我们的周一讨论他不用参加,周六的小组讨论他也不用参加。其实并不是大家不愿意交流,而是他的方向太理论,我们交流的效率不高,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状况。不过大家看这张照片,他把自己小小的座位周围都用书包围了起来,一直不知疲惫的学习。所以我对他的评价是:自力更生,茁壮成长!黄冰要在新的一年里更好的充当我们小组参谋长的角色。
       接下来是任占冬。任占冬这一年过得并不顺利,在研究和生活方面都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有一种不怕累的劲头。大家看他在世界末日那天给我发的短信,末日那天还不忘说:“要按照昨天组会老板的批评和教育来反思实验,看文献,增加科学素养。对我来说,吃苦可以没问题!”我感觉这之后他有明显的改变,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以前的总是问我下一步该怎么做,而现在很积极的主动设计下一步的实验,希望旁人提建议。相信能保持这个状态,出好成绩只是早晚的问题。
       我对彭伟的评价是“新世纪的高端技术宅男”。这一年他的创意实在太多了,让我没法一会说完。大家看这张照片,他利用一次性滴管的创意,简直是把滴管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旁边的这是他最近做的一个透射红外装置,我之前在仪器展上参观了天津艾达公司的各种器件,远远不及我们彭伟做的。不仅如此,他一天就能做一个这样的装置出来,所以我老跟他开玩笑,以后他有小孩,玩具他都可以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了。
       这个在钱后面笑的是我们王功伟同学。他可谓我们小组今年收获最大的一位。不仅在实验成果方面,在经济上也获得了许多实在的奖励。他还去上海开了中聚电池会议,获得不少收获。旁边的照片是他众多创意中的一个。有一天早上我来实验室,就看到他们那间房房门的猫眼被卸下来了,有根长长的管子穿过猫眼洞,沿着墙固定好,绕过横梁,通到对面的无机室了。我赶忙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想用无机室的配气系统,太大搬来搬去麻烦,而且温度低开门太冷,就想出这么个招。真是难为你们想得出了!
       下一个是杨翠霞。去年她刚刚做钙钛矿的课题,一做就做出个导电性跟催化性能都好的催化剂,运气非常的好。我想说其实有时候做事确实需要运气的成分,但是像她老是运气很好,其实还是有一些必然因素在里面。我跟她一起做实验,就发现她做事有板有眼,特别注重观察实验细节,所以才会老是交好运。所以我写她是“小个管家嗓门大,一锄挖个金娃娃。”虽然上半年翠霞做的体系在重现性方面有些不顺,影响了心情,这方面还是要耐着点性子。不过最后还是顺利把这个工作完成了。她也是去年一年唯一一个每个礼拜工作总结都发,而且发得非常准时的人,这点强烈呼吁大家向她学。
       唐逊这一年不容易,一共换了三个课题,加上还要上课和考试,真是非常的辛苦。不过好在他身强力壮人高马大,熬夜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他每次给我发总结不是在凌晨一两点就是三四点,第二天居然还照样来实验室做实验。我唯一想说一下的是咱们去年那篇催化剂的文章看了又看、改了又改,跟韩剧一样了。新的2013年我们还是换成“柯南”好了,每一集都是一个故事,节奏快,真相只有一个~
       在生活方面,2012年我想说的是幸运与感恩。去年暑假我爷爷被发现有严重身体问题,当时快不行了,我找了全市许多知名大夫,包括裘法祖的弟子、同济的国家级专家,都没好办法。结果在网上找到这位湖北中医学院的李航森大夫,我去跟他聊天,发现他真是少有的德才兼备的好大夫,以往我只在古代中医传记里面看过这样的大夫。果然我把爷爷带去,两个礼拜就稳住了病情,到现在爷爷的状态都非常好,真是感谢他。祝愿他多福多寿,能给更多的患者造福。另外一件事是我在广州签证时在地铁里丢了身份证,回武汉后由于一些问题补办身份证非常复杂。结果居然有位广州的好心人捡到我的身份证,还辗转找到了珞珈山派出所。他打电话时我正好在派出所电话旁边,他就把身份证顺丰快递给我了,还坚持不要回报,真是非常感谢他。这世上好人还是多。
       这一年我去了好多地方,重庆、成都、威海,还看了熊猫。我们家狗狗长大了,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希望自己而立之后能真的“立”起来。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快快乐乐,收获多多!
       庄老师:肖丽和潘婧帮我做了很多事情。希望新的一年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上面做出更大的成绩出来。自己能够做出有特色的工作是不容易的,但是年轻时最有精力最能开拓的时候。要平衡好,要适当地发文章又要能够有开拓。要慢慢转变角色。我在刚毕业留校的时候压力也很大,要进入老师的角色,人总是这样走过来的。下面要在自己的方向上面做出成绩。

       2. 任占冬:
       a) 有些进步,幅度不大。
       这一年主要围绕两个科学问题进行研究,一个是限域效应的研究,成功制备了多孔Au。一个是核壳结构催化剂中内层金属与表层金属的调控作用,成功制备了Au@Pt ML。
       实验过程中存在两点不足,一个是缺少对实验关键问题的思考,文献阅读量不够。一个是缺乏对特殊实验现象的敏锐观察能力,不能及时抓住有用的实验现象。
       b) 这一年的状态是,困难重重,贵在坚持。
       这一年,逐渐更加深入到磁控溅射方法的研究中,遇到了更多的困难,阻力很大,可以说是负重前行,收获不多。不过这倒可以磨练意志,提高境界,贵在积累,赢在坚持。
       c) 未来一年,要继续努力,迎接希望
       努力提高科学素质,培养良好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成限域效应和核壳结构金属之间调控作用这两个科学问题的研究。
       发表研究论文一篇。
       庄老师:只谈两点:任占冬跟其他同学不一样,是工作后来读博士,来以前就告诉他说会遇到很多困难。在过去一年,他还有其它的困难,他父亲去世、自己生病以及在原单位上课,基本大部分时间没有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一旦有连续工作的时间,工作数据都很漂亮。希望任占冬尽量有连续的时间工作,持续地想实验、看文献等。另外一个方面,是要把磁控溅射做成一个特色,要把这个手段用好。其它我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陆老师:这个学期明显有进步,已经开始主动想问题了。改进思想方法,想法要有进步没有尽头。

       3. 彭伟:
       在末日年里,世界经历了各种磨难,我的实验也经历了各种坎坷。总的来说,我今年主要完成了两大部分的工作:构建了用于碱性体系醇氧化产物检测的DEMS系统和电化学在线流动透射红外系统。从名字上即体现了各自的科学问题,解决这些科学问题的原理都是非常简单且可以想象的,困难的地方在于仪器方法的建立和细节优化。由于今年的工作可以算是我们实验室的原创,基本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尤其是在系统设计及制作的细节方面,因此挑战是非常大的,不过辛苦的汗水最终还是换来了成功的泪水。
       总的评价我今年一年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辛苦并快乐着。设计装置构建仪器方法一直以来都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很享受将大脑中构建的设计方案变成实物的过程,因此虽然设计不断地在改进,但我依旧很期待更好的版本诞生的那一刻。不过有时候正因为我这种对工作的热情反而对工作会产生负作用,比如我经常会为了追求完美而纠结于某一个不太重要的细节优化,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我觉得,带着兴趣去工作固然很重要,但是时刻要把握努力的方向,也就是带着科学问题去工作;工作毕竟不是玩,效率才是它的核心。
       回顾今年的工作内容,有两点我记忆尤为深刻:碱性DEMS的构建过程中反反复复的设计新的装置,却总是无法检测到酸碱中和后二氧化碳的信号,仅仅是因为没有使用新配置的反应溶液;电化学在线透射红外很难得到较平的基线,仅仅是因为薄层液体池中存在细小的气泡。这种细节决定成败的例子我还体会了很多,这也是我今年最大的收获。科学研究需要我们具备对细节问题敏锐的洞察力,这种能力当然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以及对科学问题较高的敏感度。
       最后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多出成果多发文章。
       庄老师:基本上没有需要再指点的,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如果一个人不是很享受做他的事情,他不会反反复复的改进他的版本,为了一个电解池反反复复改进了十多次。我当研究生的时候也喜欢设计一些微小的电解池。就像下棋,思考要全面深入,否则就老是得重来,效率低。有一点我要对所有研究生讲,每一个学生的科研任务是有挑战的,每个人都是面对全新的挑战,我喜欢不断的探险,科研的乐趣在于探险,要用于探险不怕失败。

       陆老师:彭伟目前初步进入心灵手巧的状态,得到这个评价不容易。

       4. 黄冰:
       总结这一年的工作,亮点不多。总结下来共三点,一、通过理论和计算手段证明了通过非Pt过渡金属“合成”类Pt催化剂是不可能的;二、同样是理论和计算指出d带中心理论是不正确的;三、发现量子干涉对表面吸附的增强或(潜在地)减弱效应。但始终觉得心中有块疙瘩,因为我们辛苦建立的复数反应性理论的工作没有得到进一步稳固的发展。推广到更多的成键体系似乎意义并不大,更重要的是给出其最本质的理论解释。或许这个问题真的是太难,很难找到一丝头绪;但在寻找解决方法的路上,确实很刺激,偶尔一个想法突然产生,但马上或兴奋了好久却发现不合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拓宽思路,会获得很多很多的成就感,或许这就是研究的乐趣所在吧。在这里,每天都是新鲜的,像谈一段感情,你会有悲伤,但更多的时候是快乐。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个快速走出阴影的好办法,就是每当此时拿出那本《量子力学史话》,一看到那些大牛们群起逐鹿的场面,顿时像打了强心剂,激动不已;或者是读牛人的传记,比如《特斯拉传》,同样可以激励我到热血沸腾。
       我觉得自己这一年的收获还是挺大的。差不多修完了四大力学中的三个,完全剔除了以前不好的阅读习惯,即读完即读完,收获不多;现在则是加入了自己的更多的思考和大量习题的解答,尤其是量子力学和高等量子力学部分,就算你认为自己“读懂了”书的正文,你不一定能解决实际的问题,习题可以大大地帮助消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在新的一年里,我会将更多的只是彻底消化,像化学振幅理论的物理本质进军!
       庄老师:黄冰在学习方面是所有人的榜样,也是我的榜样。要真正学会一个东西除了光看书时不够的,要做习题。把东西学到应用是不容易的,我对黄冰的指导方式是交给他一个科学命题他自己去思考。黄冰最好的工作状态时独立工作一段时间就跟我讨论,独立工作是我所希望的,但是要定期讨论,防止走偏。老师看到更多的东西,听过很多其他领域研究人员的报告,可能会认识到某些方面重要或者不重要。方向性的把握老师会更好一点。

       陆老师:黄冰讲到很多想法,使我联想到气功静坐。练功里面有一条说法,静生动。坐着不动脑子确非常活跃。比操作实验者更活跃,大量看书思考脑子活动量非常大。同时呢,静能开慧。前人经验,现在看很多书,脑力非常紧张,始终处于这种状态不容易有突破,在放松的状态可能更容易有突破。

       5. 王功伟:
       时间的脚步似乎总是很轻,不经意间又一年从身边悄悄溜走。回首过往的这一年,有过实验数据非常完美时的自我陶醉,也有过工作停滞不前感觉想要砸东西的冲动;有过第一篇文章被接收时的心里小小激动,也有过已经写好的paper被人抢先报道之后的无比沮丧;有过去上海领奖时内心的些许欣喜,也有过和同样获奖同学相比较后的自惭形秽......
       虽有诸多起伏,这一年仍然是收获的一年。收获的第一方面是与工作直接相关的,这其实与之前的积累的密不可分的。前面大半年的两个工作基本上都是在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展开的,因此总体进展都相对比较顺利。现在的我特别庆幸有之前大四期间的关于催化剂合成方面的积累,以及研一期间关于电化学测试或者处理方面的一些积累。回想当初也是做了许许多多看似无用的工作,然而却基本铺平了2012年前期工作中的道路。另一方面庄老师在去年的年终总结中强调要“带着科学问题工作”,我想这个在2012年最后的几个月里面可能考虑的相对较多一些,这也算是我这个阶段的一个最重要的收获。最后,这一年自我感觉的收获还有学会了更加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回想之前工作中总是想到什么就立即着手去做,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其实这种最终的效率并不会很高。合理的安排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2年已经过去。得到的或是失去的都已经是过去,充实了生活,填满了记忆。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我一定可以更加平和而坦然。
       庄老师:谈三点:辛苦的Pt/AuCu工作被别人抢先发表,我和他心情都不好。王功伟心态很好,心灵简单,没有乱七八糟的杂念,能够全身心的投入。今年最让我高兴的是王功伟开始自己选课题,进入一个非常好的科研境界。

       6. 杨翠霞:
       a) 带着科学问题工作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带着科学问题工作,首先我需要知道还存在什么科学问题,该提出怎样的科学问题,这就需要在新课题开始之前要做足文献调研,看别人在做什么怎么做的。一个是为了了解课题研究现状,另外是让我知道该怎么做才能和别人不一样有创新有挑战又不盲目。这是在我在最近的钙钛矿课题中新的认识,这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思人所畏思,为人所难为 (勇于向科学难题发起挑战)
       在我看来自己做过的实验完成了的课题,现在回头看看都不算是科学难题,当我掌握了这个实验技巧,了解了它的背景或者理论知识后,一切都变简单了。科学难题永远存在于我下一个课题中,只有这个难题的存在才让我想去探索想突破想挑战想办法。我喜欢接受新的事物新的思想新的挑战。
       c) 志存高远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目前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燕雀还是鸿鹄,当我被好的实验结果鼓励到的时候,就充满希望,觉得自己是鸿鹄,是在做科学研究;当我被实验打击以及各种外界条件影响到心情又无法平复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是燕雀,或者燕雀不如。所以我希望在今后的实验工作中能够得到各种形式的鼓励支持,这样我会有动力去做鸿鹄。希望来年顺利,丰收!over!
       庄老师:学期初给翠霞讲过,要讲团队精神,跟别人很好的协作。要给后面的学弟学妹做好榜样。有责任指出学弟学妹不对的地方,不能再工作的时候玩游戏。希望给自己更高的要求,做科学研究不是考试,要体现最大的主观能动性。研究生不要指望庄老师告诉你做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希望在新的一年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要想好怎样提高自己的水平,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

       7. 唐逊:
       各位老师、师兄师姐们早上好!回顾一年工作,庄老师把我带到了涉及有机底物的电化学反应阵地,按照Markovic的说法,这一同水相电化学反应平行的前沿领域,近几年有可能在能源存储方向取得进步,导致包括新一代形式电池的诞生在内的技术进步。
       受制于个人的主观因素,在老板以及师兄师姐们关爱下实验进展缓慢,说明实验技巧和思路上存在较大缺陷,还需要进一步的功力积累,各个方面都要更加给力。
       在新的一年中,努力做到沉住气淡定做实验,开拓思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多同他人他组学习与沟通;阅读文献要逼近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面对的是对于自己比较棘手的阵地,希望能在2013年能获得可靠武器与战术,旗开得胜,为未来的博士工作做个顺心的铺垫。
       庄老师:我很喜欢唐逊,他是个聪明的伢。交给唐逊的课题非常非常难,但科研的乐趣就在于探险,只有到别人没有到过的地方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碱性膜组:
       1. 潘婧:
       2012年是过得比较充实的一年,我终于在六月份毕业,完成了博士阶段的学习,进入博士后工作的阶段。由于有多个课题项目的任务,我们做碱性膜的任务也加重了。不仅是平时实验室新型材料的研发,还需要大量提供样品给合作单位进行后续工作。我很感谢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李瑶、谭力盛和李光伟,我们工作量比较大,平常工作的氛围也比较push,但大家都很积极认真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让我们在过去这一年里有不少收获。我自己也在完成很多不同类型的事务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庄老师:潘婧对问题的认识分析以及未来的发展很清楚,在所有的学生里面与组员讨论最多的也是潘婧。碱性膜是招牌菜,潘婧承受的压力很大。863、973都是碱性膜工作。潘婧的事情非常繁杂,对组员的指导非常到位,李瑶和谭力盛的进步奖离不开潘婧的指导。
       潘婧能够做的这么好是因为从本科开始做起,连续做下来有了很好的结果。陈晨和吕康杰在做膜方面还是有很多帮助,尤其是从理论指导方面。潘婧和陈晨的这一对是我们实验室的一景!他们组的产出是有目共睹的。分组只是为了小组的讨论,但是每个人都是相关的。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膜研究方面的优势是因为与电化学结合、与计算结合。各人觉得各人做的事很special,但是其实大家是一个网络。

       陆老师:碱性膜组是我们组的特色组。有一块短板,燃料电池的性能长期的落后。问题是有一些客观的困难,指导思想上面有些不足。对自己在燃料电池方面的指标不高,最近好多了。

       2. 陈晨:
       2012年对我来说一切并没有太多特别,但是有一件事情对我触动较深,即在对科学问题的提取方面,我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具体来说,在确定吕康杰的具体研究课题方面,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迷茫,我们总是在进行短期的尝试,是因为没有能够规划出中长期的计划,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能将具体的科学问题理清。
       在我自己读博的阶段并没有体会过这种感觉,可能是因为我接到课题的科学问题都很明确,只需要在小范围内进行了解和探索。但是在电解质溶液方面该如何操作,解决什么问题困扰了我将近半年,让我的心理产生一些不安和烦躁的情绪。
       但是和庄老师讨论过两次之后,我充分认识到问题出在以下两点:
       a) 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且基础欠扎实,这些决定了对科学问题不够敏感。
       b) 对科学问题的困难估计不足,有一定的理想意识。
       虽然现在并没有走出这个困境,但是这些对自己认识对我今后的学习研究会有很大益处,至少现在我又能够平静地去思考问题了。
       庄老师:陈晨同样面临转型的问题,在进入角色的转化期。当老师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在选题的时候。陈晨要更多的学习,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希望新来的访问学者和陈晨一起完成GPU。很多事情必须要跨出这一步,要克服自己挑战自己才有真正的提高。你们不缺乏智慧,而是缺乏勇气。GPU是你的未来,不跨出这一步无法磨出利剑来。要有勇气才能出类拔萃。人们往往对搞理论和计算的人有更高的期待,必须要掌握的多懂得多且全面。总之是要下苦功夫。

       陆老师:模拟中的化学势跟陆老师学过的不一样,向大家提出一个意见,基本概念是很难的,真正领会是不容易的。所以要多想多用。物理化学充满了概念。诺贝尔得主霍夫曼在教课以后才觉得自己学会了物理。三十年前,查老师对老师说,现在我对欧姆定律算是会用了。基本概念的应用是不容易的,什么时候去用而且会用这是要求很高的。做实际工作的人很少想到基本概念,一些假象的经验用到科学研究中经常会遇到。总结:基本概念在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

       3. 吕康杰:
       我文艺不起来,又不普通,看来我是属于第三种青年;去年的工作主要是围绕namd这个新软件进行的,学习了很多模拟相关的方法(主要是tcl语言的形式),进行了几次尝试,除了重复文献过程,剩下的自己组合模型方法的实验都失败了。装备了一堆武器,正在寻找需要我的阵地。
       庄老师:磨刀不误砍柴工,好好向黄冰学习。不完全是量子力学计算,比黄冰难度小些,但还有许多需要学习,困难也有很多。吕康杰跟黄冰王功伟一样心理简单,但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尽可能去学更多东西。我相信你的工作能力。万一是在不行可以退一步做GPU,这也是磨刀。还是那句话,科学问题要想清楚。
       4. 谭力盛:
       大家好,现在由我来总结一下我的2012年。
       首先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情况,包括研一下学期和研二上学期,以及中间的暑假。研一上学期可以说正式接手胡师兄燃料电池器件这个方向,下学期的话除了实验之外还有一件有着特殊意义的事情,就是找工作,大概花了两个月的时间。
       总结着过去的一年,我觉得有三个方面的收获。首先是在心态上,我一直以来是个表面活泼,其实是个内向的人,比较懦弱,我觉得自己属于“弱弱的”那种。在过去的一年,我觉得我逐渐变得成熟,慢慢地在摆脱怯懦,不会那么孩子气了。
       第二个收获表现在工作上,从找工作的路途一开始我就强迫自己去克服自己怯懦的缺点,勇敢真实地去表现自己,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学到很多,收获很大。
       第三方面的收获是在科研上,实现了电池功率密度从三十到三百毫瓦每平方厘米的跨越。在接手器件方向的第一个学期,我基本上处于摸不着头脑的状态,似乎实验中的每个现象都无法解释,每个礼拜的实验都特别盲目。庄老师说,要带着科学问题进行科研,但是我觉得器件工作其实科学性并没有那么强,它更像工程方面的工作。硬要找到它的科学问题,我只能从做这个方向的最终目的出发,就是降低成本得到高功率密度和高稳定性的单电池。为了实现它就要提高Pt利用率和降低阻抗,分析燃料电池的原理和结构,我认识到“传输”的重要性,包括离子传输、电子传输、水和气体传输。于是在新的燃料电池放电仪到来后,我把主要精力首先放在水和气体传输在一块,积极研究催化层的性质和结构,积累放电经验,终于使电池性能有了比较大的突破,并且现在每个礼拜工作的目的性增强,逐渐在摆脱浑浑噩噩的状态,对大部分实验现象都有了初步的解释,电池手艺也不断增强。从最初的迷茫到目前逐渐清晰地这样一个状态的转变,我觉得也得益于庄老师常说的志存高远这样一个信念,人家能做出来的东西我们未必就做不出来,要敢于去竞争。
       庄老师常说要“思人所畏思,为人所难为”,总结过去的一年,我觉得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这是我不足的地方。首先,过去的一年我思考的还不够,实验缺乏系统的设计;其次,很多该做的事情也没做,例如看文献,缺乏对他人工作的借鉴,自己的工作也没有什么新思路。
       最后是对2013年的展望。第一,好好总结过去的工作,多看文献找思路,对实验进行系统的设计;第二,多思考科学问题,抓住关键问题,分析原因,获取解决的办法。第三,好好准备毕业论文。第四,抓住时间多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跟光伟进行有效的交接,把燃料电池研究当中来自不易的经验传承下来。
       庄老师:据说谭力盛找工作时很抢手,很多单位要他。谭力盛最近半年进步非常大,得益于新的仪器和自身的努力。要有想象力,问题很清楚,水淹等要如何解决,要有想象力。

       5. 李瑶:
       各位老师、同学位上午好。因为我今年6月就要毕业了,所以今天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参加课题组的年终总结了,心情还挺复杂的。2013年算是我来实验室的第三年了,我觉得这将近三年的时间还是让我有很多收获的。我觉得自己做研究生期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了解做科研的一种方法和态度,学会怎么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另外,在生活上,我还记得大四刚来实验室时说话做事都很拘谨,而在这两年多时间里,我在这里有幸结识了一些良师益友,他们给了我很多正能量,现在实验室能给我一种家的感觉。
       关于带着科学问题工作这个话题,具体的实验方面的例子我就不说了,我主要是想说一下我所理解的这个话题的延伸。我觉得这告诉我们做科研要多思考,多看文献。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说过,“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因为做对的事决定的是方向问题,只有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对”才有意义。
       2012这一年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和进步的,但可能进步幅度不如一些同学大,希望2013年在我剩余的在实验室的几个月时间能做出一些成果来,给自身带来一些提高,也为实验室做贡献一份力量。
       庄老师:做对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对重要的多。讲一点:李瑶最大的收获是领悟到做科研的一些方法。在研究生阶段,你们到底指望从老师身上学到什么,不要像小学生中学生,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比如海森堡的例子。更多的是学到做研究的精神和方法。如果你指望你的知识全部来自于导师的传授,那以后肯定超不过导师。导师给研究生传授的更多的是科学精神科学视野。

       6. 李光伟:
       各位老师、师兄师姐,大家好!其实,总的来说,觉得挺惭愧的。纵观这一年,确实没有做太多的实验。上半年基本上是在忙毕业论文的事情,至于下半年嘛又基本上是在上课。刚开始觉得这学期可能是自己这辈子仅剩的听课的机会了,心里想着不管怎么说还是要好好学一下吧。不过说实话,庄老师的课还是给我印象挺深刻的。
       今年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收获相对比较少。可能是自己做实验不够灵活的原因吧,反正经常抓不到科学问题的关键所在,往往会做出一些与实际问题无关的事情。这个应该是自己以后实验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也是急待提升的能力。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曾说过,“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因为做对的事决定的是方向问题,只有在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对”才有意义。
       然而这一年来觉得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就是渐渐地在实验室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之前在实验室做实验,真心有种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感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觉得自己像一个随时飘走的过客。而现在觉得自己或多或少的有点主人翁意识了,觉得自己应该为维持实验室的形象做些事情了。
       在此顺便给各位老师、师兄师姐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谢谢大家。
       庄老师:光伟是真正内向,这一点要改进。我对光伟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不怀疑。光伟跟别人互动的能力要加强,要多和别人交流,才能从别人那里学到东西。


光电催化组:
       1. 陈雪皎:
       作为分子电催化方向第一个毕业的研究生,我的研究学习过程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博士期间工作量较大,但总体来说研究宽而不精,追究原因也就是没有抓住关键的科学问题。我在看别人文献时常常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篇文章看上去很简单,实现起来也不难,为什么能发表在这么高档次的期刊上?仔细分析就能发现,不是别人的研究水平不高,而是自己的认识水平太低,别人的研究正好抓住了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尽管看上去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却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科学规律。我们往往只看到分子电催化的研究非常活跃,一头扎进其中,然而却像瞎子摸象一样不能把握全貌,抓住核心。毕业答辩后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些回顾总结,结合目前该领域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我认为分子电催化最急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包括这样两方面: 如何将结构明确的分子催化剂催化机理与无机化合物催化剂或复杂的生物酶催化过程关联起来?以及如何利用分子催化实现复杂电极过程的选择性催化?希望之后实验室有继续向这些问题发起挑战的研究突破。
       我博士期间的工作得到了彭伟的很多帮助,他的电化学质谱技术为我的研究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持。而我们小组的子龙和任欢也为分子电催化与光化学能转化相结合这一研究提供了关键材料。另外,娟娟在她的研究之余也帮了我很大的忙,非常感谢你们的奉献!时间关系,最后祝大家新的一年收获多多!
       庄老师:雪皎在这个实验室呆了很多年,对其工作的评价讲过很多次。也许有些同学认为雪皎的研究方向是我们实验室新开的,导致雪皎到最后才能发文章。但是在我们组里面,也许学的最全面的就是雪皎。人生是一个长跑,不要计较发文章、奖学金等。雪皎的工作在前期走了一些弯路,但是这些探索很有价值。雪皎工作进展的慢是因为我们缺乏一些经验。雪皎的方向不算很冒险,国外已经有很多工作。类似的工作别人很容易就发了文章,而我们为什么不可以,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发现了科学问题,善于总结科学问题。如何看待工作遇到困难,不要太计较,是优秀学生就是优秀学生。要看到从现在的起点开始,在以后是会很有竞争力的。“傻人有傻福”,想太多对研究生工作没有多少帮助。

       陆老师:祝雪皎好运。

       2. 刘子龙:
       2012年是我的本命年,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讲“本命年犯太岁”,还好,这一年波澜不惊。总的来说,这一年我收获了不少。
       工作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还要从11年尾的工作报告说起,那次失败的报告让我陷入了苦闷。陈晨师兄问我是不是觉得自己做事有些迷茫,我觉得正好戳中了我的心结。自从任晓迪师兄走后的三四个月,我的心态还没有完全地转变,依旧是得到安排才去做事,没有主动仔细地思考改进实验的方法。2012年春,我开始学习磁控溅射,进行去合金化尝试。每周给自己制定计划完成目标,工作热情渐渐被激发,得幸学习操作扫描电镜,让我可以直观的看到自己的样品是否令人满意。虽然最后在半导体镀膜阶段遇到瓶颈,但是我清楚自己的心态正从“要我做”变成“ 我要做”。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回到工作状态后的我更渴望获得成功,从下半年开始着手制作CVD装置,从管式炉式变为垂直喷射的装置,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结果并没有那么理想,但是剩下的任务简化成不断的优化,还要感谢雪皎师姐和潘婧师姐,她们给了我很多建议使我的装置进一步优化。得到的圆形的电极无法精确计算电极的几何面积,因此需要重新设计PEC检测装置。我将之前的流动电解池进行改装,那段时间每天脑子里都在想如何做出新的装置,用雕刻机做出了几个版本,也从中获得不少乐趣,在吸取了庄老师与陆老师的改进意见后,制作出可以垂直进光并能够精确电极面积的PEC光电解池。这种“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的方法,对我的实验进程很有帮助。经过几个月的摸索,我在2012年即将结束时终于将电极性能进一步提高。
       生活上,我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那就是每周至少要留出三四天在健身房训练。我喜欢肌肉酸胀的感觉,这会令我有很大的满足感。有时心情沉闷去那边出身汗就觉得又充满了活力。我觉得工作好的前体是吃好睡好精神好,这样有时工作到半夜也不觉得累。
       2013年已经到来,希望自己在新的一年将电极性能进一步提高,并实现我们的目标,早日发文章,也希望大家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心想事成。
       庄老师:子龙讲得很好。经历值得很多后面同学借鉴。他现在做的东西都是自己开拓的。子龙能够在工作中获得乐趣,先学习,后创造,这是更大的挑战。每个研究生都面临相同的挑战。
       陆老师:最近几次讨论,觉得子龙很自信,饶有兴趣。
       3. 韩娟娟:
       不能不承认,自己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会了很多东西。
       首先在思想上,从刚进实验室那会的各种彷徨与不适应到慢慢的懂得怎样成为一名研究生,怎样看文献怎样做实验,对于自己目前从事的电催化析氢分子催化剂也有了大致的认识和理解,会从设计催化剂结构的角度出发去探索其相关的性质。虽然这是一个比较长而且困难的过程,但是对于自己以后要走的路还是有一定的信心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实验室有一个非常好的氛围就是做科研非常讲究脚踏实地。庄老师常常说做事情之前总是要交学费的,不要妄想一上来就有一个大发明大发现。做实验不能抱有侥幸的心里,应该一步一个脚印的向前走,把每一步走好走稳。
       在实验技能方面,雷老师实验室和师姐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在楼上学习的一段时间不仅知道了该怎么样做有机实验,更重要的事情是结识了一些做有机的好朋友,遇到相关困难时,总可以及时的从他们那得到帮助。
       生活方面,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融入这个大家庭,爱上这个大家庭,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实验上遇到什么困难,总是可以及时的从这个大家庭里面汲取温暖。
       当然,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发现自己也有很多缺点需要改正,其中最明显的一个缺点就是,一条路走不通是不肯积极的寻找新路,而是不断地走老路,验证自己在老路上是不是哪里出了纰漏。比如,自己在合成配体时,很长一段时间都纠结在最后一步配体的提纯上,文献上用的是高氯酸沉淀法,我自己在做的时候发现结果很不可控,一开始我并没有积极的寻找更加有效的分离方式,而是总觉得自己在合成反应上面出现了自己不知道的漏洞,于是一遍一遍的重复试,出现了一种靠天收的局面,这个纠结了我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后来迫不得已,发现爬大板的方法可以很轻松的解决我的苦恼。因此,自己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不管怎么样,困难总是有的,既然成功挺过了2012,挺过了有机室寒冷的冬天,我相信没有困难是不可战胜的,就像有句话说的一样,每天叫醒我们的不只是闹钟还有梦想,只要梦想还在,今天的汗水是可以灌溉出明天的庄稼的
       庄老师:希望新一届的研究生能够像娟娟一样好学、做事认真踏实。要不断的积极的尝试,要更有想象力,要灵活对待。唯一跟娟娟提的一点小意见是不要老叹气。

       陆老师:多尝试几次是对的,但是文献的办法不是唯一的办法。一开始遇到困难就想别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按文献的方法尝试也是必要的。

       4. 任欢:
       今年对我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本科生活的结束和研究生生活的开启。我把这一年的收获分为两大部分。
       上半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记得去年年终总结的时候,我的析氢阴极电极的性能工作还停滞不前,当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工作没有成效的时候心里十分焦虑。但很幸运的是过年回归之后找到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使后续的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经历了这样一个比较起伏的研究过程之后,我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就是对要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保有客观和清楚的认识,在研究中寻找科学问题的关键和要害,从而提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保证工作的质量,而不是盲目的靠大量简单想法和不经思考的实验数据来增大工作数量。同时,热情和持久的信念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实验陷入困境时,不要让灰心丧气占据自己的脑海,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看待实验的成败得失,即使遇到不理想的实验结果,也应该将其看做是前期工作的基础积累,应该对冷静的思考和总结,要从失败中获得接下来实验的灵感和进一步工作的动力。
       本科论文的写作对我个人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虽然只是普通的本科毕业论文,但是收获却很巨大。庄老师和雪皎师姐对于论文写作的严谨认真令我印象十分深刻。和以前完成老师布置的小论文的草草了事不同,这次写作真的是耗费了很多心力,大量文献背景调研,文字的字斟句酌,每副数据图表的修改都让我体会到了想将自己的工作完美展现的难度。雪皎师姐不辞辛苦、逐字逐句的仔细阅读和修改我的论文,庄老师对我高要求让我将图表全盘修改的更加标准美观,都让最终的论文有了质的提升。这些对于今后的工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下半年开始,就开始了新的研究课题,关于MOF的电化学研究,经过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和这半学期的努力,我也逐渐认识到了这一工作的难度和巨大的挑战。要把几乎没有电导特性的MOF应用到电化学领域,这就是我面临的最主要的科学难题。通过与庄老师和汪成老师的讨论交流,我们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努力的方向,接下来迎接我的就是大量数据的梳理和解决科学难题的思考。工作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很多科研方面的缺点,面对排山倒海的文献和书籍,信息量过大的时候对信息的梳理和有效吸收不够,总是看了这个忘了那个,了解的太过皮毛没有深刻认识。我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更加踏实认真的把已经规划好的实验系统做好,同时更认真的看书和文献获取更多灵感和知识,在科研方面有更多收获。
       庄老师:关于本科论文的写作,去年子龙也有类似的问题。我相信你们经过大四的本科论文阶段,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图表的规范都是对你们好,要注重写作。文章发表量少,主观是我们对工作的要求很高,客观是我们写作的压力都压到老师身上。陈晨的文章最省劲,因为其图做的最好,省了不少时间。希望我们每年能够多发些文章。每个研究生都要提高写作能力,把写作作为一个学习的项目。

       陆老师:论文总的产量很低,其实我们有潜力将论文产量提上去。工作总觉得不够完美,控制质量是对的。总有第一次投稿,需要认真改进自己的写作能力。写好后放两个星期再来看会有新的认识和想法,过程中要看别人怎么写才有提高。一段工作后要有总结,写一下给自己看,把学习写作跟自己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每周的工作总结有意识的去练习自己写文章。现在的实验报告普遍缺乏思想,工作报告中讨论问题要有条理有说服力严谨的方式表达出来。写的过程迫使自己仔细地想,想象自己在跟谁对话,避免漏洞。

 
 
2013.01
 
   
Address: Room 306, North Building, Chemistry Department,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Tel: +86-27-68753833  Fax: +86-27-68753833   E-mail: lzhuang@whu.edu.cn
Copyright © 2011 Fuel Cell and Electrocatalysis Labora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Pages Maintained by Kangjie Lv. Last update: 2018-06-25.